描述

性教育不只是生理卫生课,还有平等尊重和爱

浏览:328 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19-01-25 分类:计生用品
每次性教育话题进入公众视野,往往都是因争议而起。

父母为孩子传授正确的性教育,可以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,掌握身体发育的规律。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,懂得性别平等,让孩子知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

 

每次性教育话题进入公众视野,往往都是因争议而起。起初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《珍爱生命——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》里,一张提到“阴茎”的插图被学生家长发到网上,迅速变成了争议材料。

 

几乎是同一时间,一则“10名初一男生强吻女孩”的视频在网上传播,里面10名初一男生相继对一女生做出亲吻、搂抱等动作,女孩一直捂着脸,从肢体动作上看并不情愿。工作人员事后回复是:“没有对女生造成什么影响,他们当时在嬉戏。”

20190125092638657

有网友评论:科学的传达性知识被当做尺度过大,但是校园的耍流氓反而是一种嬉戏。

 

与此前的性教育争议不同的是,后来有一次《珍爱生命》的课本截图的群嘲没持续多久,舆论就迅速反转,网友和媒体的后续文章纷纷批评这种断章取义的玩笑。更多的教材照片被发到网上,书中那些在公众场合不裸露身体、在单亲、领养家庭里都享受爱和幸福、男孩女孩都参与家庭决策等章节变成了新的转发热门。

 

华中师范大学性学教授彭晓辉说他很欣慰:“这一次大家讨论怎么做性教育问题,而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,这肯定是上了一个台阶。”而就在6年前,彭晓辉还因为在讲座中告诉大学生,如果遇到强奸可以递上安全套,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,被媒体冠以“雷人观点”的名号。

 

 

 

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专访华中师范大学性学教授彭晓辉、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教育项目主管王龙玺。

 

三联生活周刊:国内性教育教材有没有编写大纲,来设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知道哪些内容?

 

彭晓辉:没有,像《珍爱生命》这套教材,最初在北京大兴区行知学校做尝试,这是个打工子弟学校,因为这些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,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在性教育上更需要关注。这套教材的撰写是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老师主持的,整个编写、实践都是在不断摸索,她找了我们这样一批国内国际的专家,作为背后的力量来支持她。我印象里这套教材至少审了6道,大家反反复复修订,结合性学自身的科学规律,以及儿童性生理、性心理和交往的规律,来进行规范。在这套《珍爱生命》之前,国内可以说没有一本合格的儿童性教育教材。现在刘文利的这套书是依据教育部《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》,并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》来加以改进。尤其是增加了“性少数群体”(即非异性恋者)等概念,在儿童的教材里面这是很先进的了。国内针对性教育没有一个编写大纲,《珍爱生命》可以作为一个标杆了,这套书的大纲经过了这么多次的反复审核,已经代表了国内性学界的一致性意见。

 

 

三联生活周刊: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,是不是也会出现质量差、脱离实际的教材?

 

彭晓辉:像云南就有一套三生教育的教材,是从幼儿园到初高中,教材里面涉及性的内容不足5%,起初他们还想把它作为性教育的教材在西南地区推广,后来我们业界、学界反对很强烈,没有推广成。

这套教材是个守贞教育,教师培训书里引导婚前守贞,强调婚前性行为必然带来艾滋病、性病、怀孕等,认为宣传使用安全套的性教育是鼓励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,引起了很大争议。“婚前守贞”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,性教育不应该是“性禁忌教育”,而是在充分关注社会性秩序的前提下,要着重关心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性权利。有大学的《社会心理学》教材,依然在把同性恋界定为“性心理障碍”,要做矫治。这些内容都跟科学不符,也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。

 

 

三联生活周刊:国内现在有推行性教育的明确计划吗?

 

彭晓辉:目前没有这个行政规划,只有法律规定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》第二章第13条提到:“学校应当在学生中,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,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、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。”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里也有性教育的要求。

但实践上并没有落实。现在性教育最大的瓶颈就是没有教材,《珍爱生命》这套教材起点还是比较高的,最与国际接轨也最结合国情。从小学、中学到大学的性教育教材都是有的,但却是各个地方各做一块,这样拼凑出来的一个体系。

至于覆盖的情况,国内性教育做得最好的是北京、成都、深圳、杭州。其他的地方几乎没有开展,或者也是零零星星的、短暂的,散个火花就没了。这还是跟主管部门有关系,杭州市教科所的副所长韩似萍老师知道性教育很重要,在她的推动下杭州就开展得好。

 

 

 

 

三联生活周刊:你们给家长和孩子上课的时候,有没有遇到缺乏性教育带来的问题?

 

王龙玺: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谈性,要么回避,要么沟通方式有问题。

有一次上课,一个妈妈说她8岁的儿子总用手去摸自己勃起的生殖器,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,但这个妈妈就会打孩子,勒令他不能这样。这位妈妈私下里和爸爸商量,要去带儿子割包皮,转身告诉儿子:你再摸,就去医院把你小鸡鸡割了。

割包皮跟摸生殖器完全是两回事。妈妈在医学上本来就搞混了,儿子这却会留一个印象:我再碰,整个小鸡鸡都会被割掉了。这会给孩子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。

另一个例子是,一个课堂上有个妈妈站起来第一句就是“我的孩子要出问题”,她说自己的儿子刚刚7岁,在学校里有好几个女朋友,说完告诉大家“我今天把儿子也带来了”。——现场听众非常多,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往她身边看,这个场景让我非常难受。

我就跟她的儿子说:“你要相信妈妈是爱你的。”妈妈这么说他可能会让他很尴尬,他妈妈应该知道爱孩子的方式,应该让孩子得到尊重。而且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说自己有“几个女朋友”只是一个说法,他们不知道其中的含义,并没有什么�题。

很多家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接受过性教育,他们确实也不知道怎么办,我们现在的努力不是为了批评上一代,是希望能给下一代一个有隐私、有尊重、健康的成长环境。

 

以上文章版权归《三联生活周刊》所有

 

目前我们做倡导的时候,如果只说“接受性教育是人的权利”,普通人可能觉得这离自己太远了,从业者可能会采用一些策略,比如讲青少年流产对身体的伤害、艾滋病在青年中的传播率等等,引发大家的重视。但我们具体授课时,还是让学生们了解性,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 

 

可以说,中国的性教育很拘谨。诺诺觉得,小孩子很单纯,把单纯的性知识传授给孩子,孩子就自然而然地接受。你要把成年人各种龌龊的思想遮遮掩掩,他们也就朦朦胧胧地理解了。不要把成年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,性启蒙不是洪水猛兽,恰恰是让他们将来更懂得爱惜自己。

 

在性教育传授的同时,与孩子相处之间的平等、尊重和爱都很重要。

·

-end-

 

诺诺小花园深度关注全民励志成长,观点犀利,不失风趣,有灵魂的文字,就像一个陪伴身旁的知音闺蜜。欢迎转载或关注微信公众号“nxo2019”说出你的故事

 

图片均来源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