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妈是外研社的资深编辑,自己有很好的教育背景,对儿子的教育也很关心,早在儿子一岁的时候,就买了一所著名的重点小学的学区房。可是,当孩子真正进入大家眼中重点小学的时候,她却发现现实并不像想象的那样。
壮壮原本是个阳光男孩,曾就读外语幼儿园,他生性好动活泼,言语多能表达,有强烈的求知欲望。而且他进入公立小学后,严格的纪律要求、相对乏味的教学方式、沉重的学习压力让他很不适应,刚到一年级就厌学了。

“回忆起他在公立学校学习的三年,我还是觉得孩子的童年有些缺憾”,盖女士谈到这一点颇有动容:“我和儿子代表了两个极端,我自己曾经是顺从的小女孩,尽管也讨厌应试教育,但并没有受到任何伤害。一路上受到表扬,成长起来,可谓是应试教育的赢家、受益者。但儿子和我完全不同,所以当他遇到问题时,我都不能完全理解他。应试教育打击最大的,莫过于像他这样的男孩子。”
他分析说:“在公立学校,我们孩子的班级是四十五个人或者五十个人一个班,我觉得老师管理起来很难,他们的幸福感不高,所以老师对孩子大吼大叫的现象非常普遍。教师严苛,不苟言笑,不重视个人,不重视作业,不重视考试,不重视考试与惩罚,这些加起来,都让壮壮对上学失去了兴趣。
而且更令盖女士无法接受的是,公立学校为了便于管理,下课后不准学生离开教室。等到期末的时候,为了复习考试,甚至取消了体育课,学生们像小鸡一样,被关了一整天。
还包括社交管理和对儿童的等级划分。有一次她接到了一个电话,一个稚嫩的女孩在电话里严肃地对她说:“你们家壮壮的,数学作业没做完!今日留校她很不理解,忙问对方是谁,对方大声回答:“我是数学小组长!”世界上只有中国的小学会有班干部,班干部和课代表有权管别的孩子,这种人为地划分等级,我很不喜欢。
而且让盖女士更难受的是壮壮入队的经历,第一次没带他,第二次还是没带他,以至最后孩子都害怕了,胆怯地对妈妈说“我怕自己被留级”。他说,“壮壮是最后一批获得“预备队”资格的人,因为是最后一批,他意识到自己是差生,这对孩子的自信打击还是很大的。”
一天到晚这样下去,原来那话多的壮志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,越来越萎靡。在一个家长会上,盖女士坐在了她儿子的座位上——教室的最后一排,离黑板很远。”“他每天都坐在这儿干什么?你怎么想的?”

也许现在是该改变的时候了吧。
三年级的时候,壮壮去了美国夏令营。强壮的身体在那里获得了许多的赞扬和赞美。
"你知道科学部的老师怎么评价他吗?“你真是太棒了!”这种评价完全不同于中国教师的评价。那时我就知道,我的儿子还适合接受这套国际学校的教育。
从美国回来后,盖女士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那所公立重点小学,转学到一所国际学校,为此,她花了全家人去租房的钱,但她觉得值:“孩子果然是很快乐的,而且精神和学习方面都好多了,很有信心,所以我觉得还是走对了。
回首自己的择校经历,盖女士最大的感触是:公立学校更适合听话乖巧的女孩,如果孩子是男孩,又比较活泼,经不起乏味的教学和枯燥的练习,恐怕公立学校不适合,选择国际学校,还是尽早为好。
她一直密切关注美国教育,每到假期,都会带壮壮到美国私立学校插班生借读几个星期,让壮壮保持与美国孩子同步的学习节奏。“英语的困难还在于词汇的积累,在美国,小学生每年增加2000-3000个词汇,到了小学毕业,已经达到8000个词汇。初中到国际学校,要追到8000字,到高中,再到国际学校,就有点太晚了,语言方面会很吃力。
联系方式:18008412992
微信号:17775751971/17375859926